浙江戏曲的青春之路越剧十姐妹名单
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揭晓。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演员陈丽君荣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演员、一级演员楼胜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
自2023年凭借新编越剧《新龙门客栈》中的“玉面修罗”贾廷一角强势出圈以来,陈丽君不仅吸引了大量青年观众“入坑”越剧,更助力浙江戏曲在新时代重焕青春,实现了破圈生长。
陈丽君曾感叹:“从来没有想象过,有一天会有那么多人因为我喜欢上越剧!”与此同时,许多年轻观众也表示:“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会走进剧场看戏追‘星’。”
浙江是中国戏曲、曲艺的桑梓之地。从南宋时期的“中国第一戏”《张协状元》,到70年前“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昆剧《十五贯》、1983年的越剧《五女拜寿》,2023年7月省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越剧繁荣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 ,此后更是推出了一系列如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新编越剧《我的大观园》等越剧新作。浙江戏曲一直用与时俱进的理念革新、守正创新的作品表达、薪尽火传的人才培养,穿越传统艺术的兴衰周期,延续着800余年的青春之路。
浙江拥有越剧、昆剧、京剧、婺剧等18个剧种和58个戏曲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省。都说“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在浙江”,回溯历史,浙江戏曲一直因拥抱变革、挑战自我而不断焕发活力。
发源于金华的婺剧,由流入金衢地区的各种戏曲声腔与本地的民间音乐、文化习俗融合而成,向擅裁长补短、兼收并蓄。
历史上,以“文戏武做、武戏文唱”著称的婺剧曾有过进京演出,轰动全国的辉煌,但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习惯了吃“公家饭”的婺剧团同其他地方戏曲院团一样面临着无人看戏、无戏可演的低谷。
为求生存,1998年,浙江婺剧团在全省率先将“团长负责制”改为“总经理负责制”,并在时年29岁的王晓平带领下,根据不同的观众偏好和不同的演出环境,不断进行剧目的创新编排,成功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
进入21世纪,浙婺又主动与政府、海外剧院等对接合作,通过“中国文化年”“戏剧节”等机会,将婺剧推向国际舞台,用《三打白骨精》《白蛇传》等一场场“海外定制版”的精彩演出积攒好口碑。而今,浙婺访演足迹遍布五大洲,海外演出路线多万人次的海外观众呈现了中国戏曲之美。
诞生于浙江嵊州的越剧是中国戏曲里最年轻的剧种之一,它的身上没有其他古老戏剧的包袱,却同样要面对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越剧最早只是绍兴嵊州农村一种沿门卖唱的说唱卖艺形式,后经发展,形成了以男性演员为主的“小歌班”。1921年,受沪上京剧坤伶以及由女童组班的髦儿戏的影响,嵊州施家岙村组建了史上第一个“绍兴文戏女班”。
早期的越剧女班因缺乏特色,发展并不顺利,后通过不断试错、不断改良,创造出适合女演员声线、流畅明快的四工调,并在新文化运动女性解放的社会风潮的助推下,迅速抢滩上海。
20世纪40年代,越剧已经在上海站稳脚跟,拥有相当数量的观众,但是许多有识之士居安思危,对现状并不满意。
为改变剧目内容陈旧、表现形式俗套等问题,各大越剧团在姚水娟、袁雪芬等浙江籍青年名伶的主导下,以剧本制代替幕表制,建立导演制度,废除衣箱制,改进服装、化妆、舞台布景、灯光、乐队,还创造出新的唱腔“尺调”,形成了清新优美、诗情画意的戏剧风格,让越剧从乡土小戏蜕变为具有现代艺术品格的城市戏剧,最终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流行全国的地方戏大剧种。
上个世纪80年代,为解决越剧演员断档的困境,浙江在全省举办了青年演员选拔赛和集训班,排演出《五女拜寿》赴港、沪各地演出,以青春靓丽的阵容和诗意化的表达一鸣惊人,并缔造出“先有戏、后成立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佳线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与浙江越剧团合并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浙江戏曲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活化石”。回顾其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它是一个不断塑造、叠加、瓦解、重构的过程。而推动这一切发生的,除了不同时代的客观影响,还有浙江戏曲人深入骨髓的文化自觉和乘风破浪的少年心气。
近几十年,“戏曲破圈”“戏曲复兴”一直是戏曲界老生常谈的问题。有人以“一望无牙”“台上忙的比台下看的还多”等戏谑之言形容戏曲观众的老化和戏曲剧场经济的疲弱。
而关于“现在的年轻人,有没有可能重新喜欢听戏?”这一问题,今天的浙江戏曲,或许可以给出一些答案。
2024年,婺剧《穆桂英》南京演出期间,全场座无虚席,满眼俱是青春面孔,更有不少“看戏特种兵”拖着行李箱从外地赴宁追剧;同年,台州乱弹现代戏《我的芳林村》在新疆开展了为期13天的巡演,吸引线上线年首演的越剧《我的大观园》开票即售罄,现场年轻观众占比98%,外地观众超65%……
2023年爆火的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创作和演员团队多为名不见经传的80后、90后。正是
如《新龙门客栈》的编剧孙钰熙时年不到30岁。2023年之前,她曾多次参与蝴蝶剧场的经营策划,熟知观众的偏好。
创作《新龙门客栈》时,孙钰熙根据青年群体的喜好调整了创作思路,改变了戏曲的传统叙事节奏,让剧情更为紧凑,观众更为投入。同时为迎合现代女性对男性角色的审美期待,突出女子越剧“坤生”艺术的演剧特色,她参考茅威涛饰演的东方不败与何冀平编剧的电影《龙门飞甲》中雨化田的人物设定,重新设计了一个新的角色形象——“玉面修罗”贾廷,也正是这一角色,让《新龙门客栈》得以引爆出圈。
演员是戏曲作品的活化者。青年演员在理解剧本内容时,往往会从自身经历及青年视角来考虑表演的方式,将角色刻画得更为鲜活。
在越剧《我的大观园》排演过程中,陈丽君和编剧罗怀臻不断沟通、调整,只为还原心中的贾宝玉——至情、至纯、至真,尊重所有人,也不背叛自己。
当青年演员们用充满张力的表演重新诠释那些耳熟能详的角色时,观众突然发现,《红楼梦》中关于青春、爱情、自由与束缚的命题,与今天的年轻人的生命体验竟是如此相通。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曾表示,越剧的出圈并非毫无预兆,这是同龄人与同龄人之间相合的观念产生的吸引。我们通过一种艺术形式,让他们彼此内心的激情在一个场域中释放,从而形成了更大的共情。
如婺剧《三打白骨精》中加入了现代元素的舞蹈与台词,让猪八戒与小妖怪的互动充满喜剧意味。二者你来我往的打斗,似是一曲节奏感强烈、步伐多变的探戈舞,再加一句戏谑妖怪的“Come on,baby”,瞬间引得全场观众捧腹大笑。
瑞安越剧《琵琶记》采用双层式舞台架构,上层表现剧作家的创作背景及瑞安鼓词艺人的演唱情境;下层则表现了主人公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悲欢离合。这种创新的舞台设计不仅更好地表现了剧中的情感冲突和戏剧张力,也降低了戏曲的体验门槛,让更多年轻观众愿意主动走进剧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戏曲。当下,浙江的青年戏曲人正用一种全新的视野进行着对戏曲的重构,赋予戏曲新的可解读空间,并促成了当代年轻观众和艺术传统之间的亲密约会,开启了新时代审美价值的挖掘和培育。
致敬传统,与古为新,是浙江戏面向未来的立场,而未来,还会有更广阔的空间让戏曲人们展现担当作为。
今年以来,浙江戏曲动作不断:陈丽君、李云霄、楼胜、何青青、吴心怡等优秀青年演员在央视春晚、元宵晚会精彩亮相;首部越剧题材微短剧《化蝶》在Z视介、抖音、红果短剧平台火热上线;婺剧《白蛇传》在维也纳穆特剧院上演,反响热烈……浙江戏曲引领的“青春风暴”正赢得广泛关注和市场认可。
2025年浙江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陈广胜厅长指出,探索“青春戏曲”是推动戏曲守正创新的重要方向,浙江将持续推动艺术焕新,打响“青春戏曲”品牌。
。实际上,早在2019年,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就开始实施领军人才“名编、名导、名角、名匠”(1111)培养计划,两批共推出58名“名编、名导、名角、名匠”培育对象。实施导师工作室培育工程,组建文艺名家工作室,参与舞台艺术精品策划创作。近年来,1人获“文华表演奖”,2人入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名单,1人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8人入选文旅部各类领军人才计划。
这一计划至今仍在持续推进中,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批36名培养对象先后完成主创、主演作品300余部;10人获文华大奖、梅花奖、戏曲表演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重点奖项和称号;40余部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扶持项目等。青年戏曲艺术人才的身影在各大舞台上变得更加活跃,逐渐成长为行业领军人才。
近两年,随着浙江各类戏曲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报考戏曲相关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大幅上涨。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精准对焦创新发展趋势,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构建了以戏曲表演专业为核心的文化演艺专业群和以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为核心的新视听专业群。
与此同时,浙江的许多中小学,也将传统戏剧作为推动实现美育教育的重要方式,把越剧课程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中,营造浓厚的戏剧文化氛围,共同助力戏曲艺术薪火相传。
如M511光影汇的“深空未来”,用亚洲首个16米挑高的8K超高清沉浸式多功能“未来剧场”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剧体验。该剧场配备高度集成的数字演艺播控系统和天文演艺模拟系统,打通演员、内容、灯光、音响等所有人和设备的交互;投影区域不仅仅是大型墙面,还覆盖到了空间的地面,带来从二维世界到三维世界的转换;融入了戏剧演艺的要素,实现最少1个人就可以完成一场视效丰富的演出;无需繁琐的舞美装台,一天之内可进行不同的主题场次安排……
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数实结合的观演空间,不仅使实体物理空间得以延伸扩充,增强了表演的灵活性和表现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感官系统的关注度。可以预见,那些正在进行当中的,关于嗅觉、触觉、味觉等方面的艺术实验,很快就会被运用到戏曲的创作上。
就在新技术引发戏曲舞台的空间革命,影响着现场观演的艺术传播的同时,互联网的不断渗透,也让戏曲文化的交流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浙江多地的戏曲演出开始前或结束后,演出方常会邀请观众扫码进群或面对面建群,通过在群内发布剧照、资讯等,让原本短暂的观演关系变得长久。还有不少戏曲演员利用闲暇时间,通过视频或直播账号分享戏曲知识或创作感想,用更广泛的触达、更多的互动传播戏曲文化,增加受众群体。
不仅如此,许多浙江戏剧院团开始尝试与音乐、综艺、游戏、动画、电影等艺术形式进行跨界融合,激活戏曲中的年轻、时尚元素,将戏曲作品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
如游戏《梦三国2》以方汝将主演的经典瓯剧《东瓯王》为蓝本,为游戏角色设计了南戏主题换装。设计过程中,团队力求做到对传统瓯剧的保护和还原,让用户在游戏中领略到温州南戏的独特韵味。在电魂网络的《宋韵瓯风戏千年》联动视频中,方汝将更是置身雁荡山水间,化身不同的瓯剧角色,将温州南戏的发展传承娓娓道来。
当我们在浙江这片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的土地上,看到众多戏曲跨越历史时空,在21世纪焕发出全新的光彩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以青年人才为根基、创意舞台为载体、传播革新为桥梁构建起的浙江“青春戏曲”,定会在更加遥远的未来,迸发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热点事件
通告! 东胜一处道路缺口封闭|专项行动! 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越剧十姐妹名单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保障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出行安全,现将东胜辖区伊克昭大街一处道路缺口进行封闭, 请广大交通参与者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严格遵守交...
2025-06-27 29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热点事件
专业竞演、剧场LIVE直播32位越剧新星逐梦上海2025年6月27日
大型越剧文化推广竞演节目《越动青春》将于5月4日起开播,借助大小屏联动与多平台传播机制,力争再创上海越剧新辉煌。 越剧与上海有着深厚渊源。20世纪上半叶,“越剧十姐妹”以及流派创始人在上海的现代都市环境...
2025-06-27 32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热点事件
越剧十姐妹名单杨水土 越剧的辉煌岁月和今日思考
越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发源于绍兴嵊州,发展于浙江,繁盛于上海,影响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声名远播东南亚及全球华人社会,有“中国第二大剧种”之称,也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绍兴是越剧的故乡,自2006年5月...
2025-06-25 38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热点事件
胖东来公告“柴怼怼”案件进度已向法院申请对柴向前行为的禁令,越剧十姐妹名单
5月17日,胖东来在抖音连发3篇说明和公告,其中两篇是针对“柴怼怼”恶意诋毁的回应,还有一篇是关于离职高管打着胖东来的旗号在外培训赚取高额费用的澄清说明。胖东来明明是做传统零售商超行业的,到现在也没进入直播带货赛道,没想到却...
2025-06-25 28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热点事件
曹银娣现状:离婚40年仍是单身晚年独居上海86岁还是那么优雅2025年6月25日
她是《红楼梦》里的“琪官”,也是《舞台姐妹》中与谢芳搭档的演员,她的经典角色感动了几代观众。 15岁那年机会降临,华东戏曲研究院举办越剧培训班招生考试,她凭借出色的外貌和苗条的身材被选中。...
2025-06-25 33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热点事件
黄静枫:创造属于男演员的越剧音乐2025年6月25日越剧十姐妹名单
越剧男女合演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被讨论。过去我们讨论男女合演,较多关注如何让男小生的表演融入到原先的女子越剧体系中,这当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我认为对越剧男女合演进行学理性的考察,不能仅有这一个角度,尚有一...
2025-06-25 35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热点事件
当越剧《我的大观园》等火爆出圈: 传统戏曲如何更青春—越剧十姐妹名单
01越剧《我的大观园》等作品受到戏迷热捧,越剧正赢得流量。年轻观众群体逐渐扩大,网络平台观后感众多,显示越剧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02浙江正着力打造“青春戏曲”品牌,强调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创新,通过供...
2025-06-24 24黑料不打烊吃瓜爆料热点事件
早鸟八折由梅花奖得主王杭娟主演经典越剧《珍珠塔》开票啦!_越剧十姐妹名单
越剧《珍珠塔》自19世纪50年代由陆锦花首演,成为越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之一,以其动人的故事、优美的唱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越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也是陆派艺术的重要代表作,此次杭青越复排珍珠塔在保持陆派传统的基础上,...
2025-06-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