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男”林森浩毒死舍友被判死刑177名师生却为他求情复旦大学投毒案真相
你还记得大学期间的宿舍生活吗?天南海北的人来到一片屋檐下,共同度过四年的美好时光,这是人生中独一无二的体验,所以大学舍友是很多人一辈子的好朋友。
可并不是所有宿舍关系都是这么融洽,现实因为各种的原因,很多宿舍矛盾频发,甚至出现、药家鑫等痛下杀手的情况。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有关于宿舍矛盾的故事,复旦大学一研究生因为讨厌舍友,对其痛下杀手,最终被判死刑。可令人意外的是,判决后却有100多名师生为他求情。
1986年,林森浩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服装厂工人,早出晚归;母亲则在家务农,闲暇时间收点废品补贴家用。家有兄弟姐妹五人,林森浩排行老二。
由于孩子多,林森浩家里的生活一直非常拮据,“贫穷”始终是他甩不掉的噩梦,也让他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
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林森浩深知自己家境一般,想要改变命运,只能拼命读书,所以自小便发愤图强,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是很多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收获。高考中,林森浩以78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顶尖学府--中山大学。邻居们都戏称林家“鸡窝里飞出了个金凤凰”,这一家人总算有改善生活、摆脱贫困的希望了。
大学四年,林森浩并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依旧保持着刻苦学习的劲头,因为他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所以一刻都不敢停歇。
由于本科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林森浩直接被保送进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部,开始研究生之旅,殊不知这也是他悲剧人生的开始。
即使在人才济济的复旦,林森浩依旧出类拔萃,他凭借着极高的医学研究天赋和后天的刻苦努力,两年多的时间就发表了8篇核心期刊级别论著,其中有5篇为第一作者署名。
按常理,林森浩这样的天之骄子必定是前途无量,毕业后找一份薪水可观的好工作不成问题,或许将来还能成为一代名医。
难得的是,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作为,在人际关系中也是如鱼得水。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这个阳光温暖的大男孩,觉得他谦逊有礼,待人接物很周到,看起来相当完美。
可殊不知,这些都是表象,从来没有人真正走进过林森浩的心。从落后小城到“魔都”上海,林森浩脑海里的知识越来越多,内心却越来越纠结。
他时常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又时常因为家境贫寒而自卑,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互相抵抗,让林森浩很是难受。尤其是听到同学们谈论假期旅游经历和限量版球鞋时,他内心的邪念不自觉地肆意生长。
读博能让他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可也意味着需要背负更大的经济压力。选择就业的话,生活可以不那么窘迫,但是失去了深造的机会。
深思熟虑之下,林森浩决定放弃学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后,林森浩便通过了实习面试,成为了一名超声科见习医生。这个决定也在日后改变了他和另一位“天之骄子”的命运。
研究生最后一年,林森浩寝室来了一位新舍友,名叫黄洋。黄洋是家中独子,从小备受宠爱,虽然本性不坏,但是一向大大咧咧,口无遮拦。
对于这个新室友,林森浩谈不上喜欢,一方面原生家庭的差距让他有点自卑,另一方面黄洋张扬的性格和林森浩的低调内敛截然相反。
在日常交谈中,黄洋时常会以社会热点、生活爱好和明星趣事为话题,而林森浩则更侧重于学术。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属性完全不同的人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
在相处的过程中,消费观的差异成为两人结仇的导火索。黄洋和其他室友家境差不多,经常买零食和水果互相分享,而林森浩家中还有弟妹要补贴,所以平时的花费能省则省,从来没有带过什么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
时间一长,黄洋和其他室友对林森浩产生了看法,觉得他太过抠门。黄洋经常在言语之间奚落林森浩,甚至称呼他为“丝”。
对于这些,林森浩早就习以为常,毕竟自己从小到大经常因为家庭原因遭受同学们的嘲笑。可此时的他已经小有成就,所以内心多了几分自尊和自傲,变得更敏感,也更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黄洋一次次言语上的刺激,让林森浩内心变得疯狂,此时他就像一头濒临极限的骆驼,只差最后一根稻草就会让他倒地崩溃。
黄洋却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不对劲,他只是觉得这个只知道埋头苦读、不懂生活情趣的书呆子,需要去看一下更大的世界,自己只不过和他开几个善意的玩笑,帮助他变得外向起来。
2013年3月30日晚上,林森浩正在宿舍打游戏,黄洋从门外走进来说道:“愚人节快到了,我们想点招数整蛊一下吧。”随后还讲了一个用尿整人的故事。
林森浩听了之后觉得非常不屑,:“都多大人了,还过愚人节,毕业论文写完了吗?”寝室里的气氛变得尴尬起来,最终两人不欢而散。
而此时的林森浩心里却有了一个邪恶的想法:你不是天天想着整别人吗,我就先来整整你。他突然想起来实验室有一种药品名叫N-二甲基亚硝胺,虽然有毒性,但是小剂量食用不会有生命危险。
第二天,林森浩趁着做实验的机会,偷了一点出来。回到寝室后,正巧大家都不在,他将寝室门反锁,用注射器将N-二甲基亚硝胺注入大家共用的饮水机里。
随后,林森浩把注射器和药剂瓶扔到了两个地方:一处是寝室四楼西面的楼梯口,一处是第二教学楼电话亭旁的垃圾桶。
在做这些的时候,林森浩并没有想要了黄洋的命,N-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而且达到一定剂量才会要人性命。
林森浩想着:黄洋发觉味道不对应该就不会喝吧,即使喝了也没关系,反正又要不了命,顶多难受几天。
转眼到了愚人节当天,黄洋还是像往常一样,起床后先接了一杯水,这是他多年来的生活习惯,作为舍友的林森浩自然心知肚明。
黄洋喝了一口,却噗一下子喷了出来,并且开始猛烈地咳嗽和干呕。随后,他把水桶拿出去里里外外刷了个干净,这个小细节使得其他舍友逃过一劫。
这一切都被装睡的林森浩听了个一清二楚,据他事后说道:“我好奇的是一种他的应对,实际上他怎么伤害,然后伤害到什么程度,我都没有想过。”
或许,黄洋喝下去的那一刻,林森浩的内心应该是非常痛快的,自己受的委屈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发泄。可这短暂的快感之后,却是无穷无尽的自责和恐惧。
黄洋像往常一样来到自习室,修改自己的毕业论文,可一个小时后,他就发觉自己不对劲,恶心、反复呕吐,还发烧到39.7℃。在同学的陪伴下,他去医院输了个液便回宿舍休息。
到了晚上,黄洋见情况没有好转,便来到林森浩实习的门诊,想请他帮忙做个B超看看。林森浩检查过他的胃部和肝脏,说:“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肝脏也没问题。”
其实此刻,林森浩无比煎熬,他在内心对黄洋说,如果你盘问我一下,如果你激我一下,我就会坦白。可表面上还是云淡风轻,说:“没什么大事,回去多休息一下就好了。”
此时林森浩不断地给自己心理暗示,他告诉自己,现在的发病只是一个过程,就像那些实验小白鼠一样,前期发病,熬过去就又生龙活虎了。
直到第二天下午,黄洋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他躺在床上,时不时发出痛苦的。其他室友见状,赶紧拨打了120,将其送入医院,经过系统的检查,医生发现黄洋已经出现了肝衰竭的症状,便立马把他转入了重症监护室。
此时,包括黄洋在内的所有人都一头雾水,为什么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突然之间病倒,还迟迟查不出病因呢?排除了许多因素,医生最终怀疑黄洋有可能是中毒了。
听到这个消息,黄洋的师兄们来到他的寝室,对水桶进行了取样,连同血液和尿液一起送到了检测机构,试图找出毒物。但二甲基亚硝胺只用于医学实验,并不属于常规毒物,所以并没有检测出什么异常。
自从黄洋住院以来,情况一天比一天差,相继出现了肝衰竭、肾衰竭、肺部纤维化,意识模糊,甚至全身浮肿。身体的疼痛让他本能地疯狂挣扎,护士只能用束缚带把他捆在病床上。
2013年4月16日,在苦苦地挣扎了半个月之后,黄洋终究还是因多器官衰竭去世。林森浩这次真的慌了,一旦真相被揭开,他十几年的努力和即将到手的大好前程将烟消云散。
在这个过程中,黄洋的另一个舍友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他记得林森浩之前的实验当中使用过某种对肝脏伤害很大的试剂,而黄洋最先出现的症状也是肝衰竭。
警方立刻传唤了林森浩,并检查了他的手机和电脑,发现多次有关“N-二甲基亚硝胺”的搜索记录。审讯室里,林森浩没有抵抗,很快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此消息一出,大众哗然,“复旦高材生投毒杀害室友”“复旦学霸投毒案”等话题迅速占据各大头版头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最惊讶的是林森浩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品学兼优、为人低调的好学生会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室友痛下杀手。
林森浩的同门和导师们回忆起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认为他还是个积极善良的人。虽然有些木讷,但是在同学们遇到问题时会主动提出帮助;汶川大地震时,他省吃俭用,捐献了800元,成为全院捐款最多的学生。
在林森浩一审被判处死刑之后,全院师生共计177人集体,希望法院能法外开恩,不要判处他死刑,留一条性命让他悔过并照顾黄洋的父母。
同时林森浩的父母也远赴千里之外,找到黄洋的家人,向他们道歉,希望能取得谅解,但是黄洋的父亲说:“都是当父亲的,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林森浩不值得被原谅,他杀了我的儿子!”
二审中法官认为,林森浩手段残忍,危害性极大,有认罪表现也不足以从轻处罚,所以驳回了被告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最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
林森浩并不是穷凶极恶之人,他只是负面情绪积压太久,以最极端的方式爆发了出来,倘若他能够积极自我调节,或者及时向同门、导师宣泄,便不会酿成如今大祸。
这也告诫我们,不仅仅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会与自己和解,及时排解负面情绪,调整状态,莫要重蹈覆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吃瓜爆料网
复旦投毒林森浩最后陈述曝光 请求被害人父母原谅2025/6/13复旦大学投毒案真相
12月8日,原计划一天内完成的复旦投毒案二审持续到深夜11:33才结束,二审上诉人林森浩在开庭前专门给自己拟了一份“最后陈述”文稿,但由于时间原因,林森浩没有将文稿念完,而是直接将文稿交给法庭。昨日,这份765字的“最后陈述...
2025-06-13 39吃瓜爆料网
复旦大学投毒案真相中国毒药史(二十六)近现代具有影响的投毒案
南京毒酒案,又名“金陵毒酒案”。抗日战争时期,为打击占领南京的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1939年6月10日,军统局策划,由南京区成立行动小组,尚振声任组长,钱新民指挥,在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工作的詹长麟具体实施在酒内投毒,其兄詹长...
2025-06-13 46吃瓜爆料网
复旦大学投毒案真相复旦投毒案被告林森浩父亲:希望不要发生冤案
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林森浩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二审的死刑判决进行复核,听取林森浩辩护人意见。其中辩护人共提出了五点意见,认为判处死刑量刑过重。合议庭表示会依法公正审理此案。 5月26日下午,最高人...
2025-06-10 46吃瓜爆料网
林森浩父亲向最高法申请撤销死刑 称司法鉴定存疑复旦大学投毒案真相
京华时报讯上海复旦投毒案,林森浩死刑复核阶段再有新进展。京华时报记者昨日了解到,7月31日,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的父亲林尊耀及其新任代理律师向最高法院提交了《请求最高法院不核准并撤销林森浩死刑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
2025-06-10 50吃瓜爆料网
复旦大学投毒案真相几起“宿舍投毒”案:罕见的恶性案件往往源自微小的动机
2024年4月,湘潭大学法律系研二学生张同学被室友周立人投毒后死亡,案发一年后,周立人被判处死刑。 周立人向寝室内张同学和周同学共同食用的罐装麦片内投放了秋水仙碱粉末,导致张同学食用后身亡。周立人投毒的...
2025-06-10 62吃瓜爆料网
复旦大学投毒案真相“复旦投毒案”罪犯林森浩被执行死刑 称对不起父母
12月11日下午4时左右,最高人民法院披露,“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11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就在几小时前,林森浩和自己的父亲林尊耀及两位亲戚见完最后一面。林尊耀告诉记者,整个会面过程只持...
2025-06-10 55吃瓜爆料网
复旦大学投毒案真相湘潭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判了:一审死刑!
在人际关系里,同学关系是很亲近的一种;而在同学关系里,一个宿舍的同窗又格外近。离开母校,走上工作岗位,许多同学都少了联系,但一个宿舍的同学往往亲近如初。然而,湘潭大学研究生周立人却是一个例外,居然对同室学友下毒,杀人害命!...
2025-06-10 59